原作 / 教育成本效益研究中心、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 Fiona M. Hollands, Ph.D., Devayani Tirthali, Ed.D.
教育成本效益研究中心(Center for benefit-cost studies of education)位於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其任務乃提升公私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透過分析教育活動的成本和帶來的價值,可以鼓勵教育者和政策推行者考量眾多因素,才能最佳化資源分配和教育產值。
2011史丹佛推出人工智慧MOOC時,曾指出這種教育模式將會降低高等教育成本,令人不禁好奇MOOCs實際上相較實體課堂帶來的成本效益。因此,教育成本效益研究中心便由目前的中心執行長Fiona Hollands領銜,訪問了來自29個機構的83個活躍於MOOCs的行政人員、教職人員、研究人員,探討機構採納MOOCs的目的、其認為MOOCs可以帶來的好處,以及這些目標是否達成、如何達成、耗費多少成本,還有他們對於MOOC的展望。
全文長達上百頁,從逐一個案說明中將能清楚的了解更多細節,在此只提供內文摘要,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挑選原文的部分章節閱讀。
機構如何及為何要投入MOOCs?
從訪談中,可以發現推動MOOC計畫的機構有六個主要目標
1. 擴展教育及大學的取得管道 (65%機構提到、42%受訪者提到)
更仔細的目標如下 :
(1) 傳播給全世界的觀眾
(2) 舒緩國內或發展中國家實體大學數量的不足
(3) 減輕超修課程的壓力
(4) 增加專業或稀有學科的取得管道
(5) 增加學習的時空彈性度
(6) 提供發展中國家高風險學生一個無風險、低成本的學習選項,讓他們有更容易、更快速獲取學位的方式
(7) 學生有搭配來自不同機構課程的彈性
(8) 提供校友或在職人士繼續教育或專業發展
(2) 舒緩國內或發展中國家實體大學數量的不足
(3) 減輕超修課程的壓力
(4) 增加專業或稀有學科的取得管道
(5) 增加學習的時空彈性度
(6) 提供發展中國家高風險學生一個無風險、低成本的學習選項,讓他們有更容易、更快速獲取學位的方式
(7) 學生有搭配來自不同機構課程的彈性
(8) 提供校友或在職人士繼續教育或專業發展
MOOC平台蒐集到的資料顯示,學生確實來自全世界,但是多數都受過完好教育且在職中,而且只有少部分有完整投入課程。整體而言,目前的MOOC其實並沒有達成民主化教育—減緩教育取得的落差。
可參考報告中的兩個案例 : Virology for the Masses: Vincent Racaniello, Columbia University,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MOOCs: Cuyahoga Community College’s Pre-Algebra CCC
2. 建立與維持品牌形象 (41%機構提到、25%受訪者提到,社區大學都沒有提到這個目標)
許多機構因為推動MOOC受到媒體注目,因此會想要透過課程、專家、研究實力來拓展名牌。不過MOOC帶來的名牌效益很難衡量,現在機構還在思考要怎麼做。有些機構會面臨此目標和上一個目標之間的衝突。
可參考報告中的兩個案例 : MOOCs to Increase Visibility: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MOOC Initiative, MOOCs for Recruitment: Academic Partnerships MOOC2Degree Initiative
3. 降低經濟成本或增加利潤 (38%機構提到、29%受訪者提到,這些目標對於公立大學比起私立大學更為重要)
可以省下成本的幾種可能性
(1) 多次重複使用MOOC素材
(2) 可以跨校區或是多名老師共用MOOC素材
(3) 發展跨機構的共同課程
(4) 節省教職員時間
(5) 減少對於設施器材的需求
(6) 招聘效率
(7) 由非教職人員提供的較低成本學生支持服務
(8) 增加學生流量
(2) 可以跨校區或是多名老師共用MOOC素材
(3) 發展跨機構的共同課程
(4) 節省教職員時間
(5) 減少對於設施器材的需求
(6) 招聘效率
(7) 由非教職人員提供的較低成本學生支持服務
(8) 增加學生流量
認為MOOC做為利潤來源的受訪者少於5%,有可能成為利潤來源的有
(1) 提供學分、收取學費
(2) 創造新的付費課程和學程類型
(3) 增加班級大小
(4) 收取其他機構使用本校所建MOOC的素材或資料之授權費
(5) 附加服務的費用如線上家教、在地教師的實體授課
(6) 捐獻
(7) 職員訓練或配對
(2) 創造新的付費課程和學程類型
(3) 增加班級大小
(4) 收取其他機構使用本校所建MOOC的素材或資料之授權費
(5) 附加服務的費用如線上家教、在地教師的實體授課
(6) 捐獻
(7) 職員訓練或配對
MOOC製作過程需要高度密集勞力,就算這些課程可以使用多年,也還是會產生額外的成本。然而目前營利模式發展緩慢,要提供免費、無學分的MOOC,可能只有富有的機構能從其它資金打平成本,多數機構除非能找到經濟價值,不然將無法負擔持續參與MOOC的成本。
可參考報告中的案例 : Georgia Tech’s Onlin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
4. 提升MOOC參與者及校內學生的教育成效 (38%機構提到、20%受訪者提到)
(1) 使老師產生重新設計教學方法的動機
(2) 重新設計課程
(3) Chunking課程和穿插問題
(4) 微調教學素材
(5) 提供課程參與者及時回饋
(6) 透過遊戲化和徽章引起動機
(7) 提供課程參與者延伸服務以提升動機
(8) 適性化、個人化、精熟學習
(9) 以MOOC協助大學接軌
(2) 重新設計課程
(3) Chunking課程和穿插問題
(4) 微調教學素材
(5) 提供課程參與者及時回饋
(6) 透過遊戲化和徽章引起動機
(7) 提供課程參與者延伸服務以提升動機
(8) 適性化、個人化、精熟學習
(9) 以MOOC協助大學接軌
目前還無法確定這些的真實影響,目前有的實際例子主要是採用頻繁測驗、自動測驗、結合翻轉教室所帶來的好處。
可參考報告中的案例 : Course Re-design to a Mastery-Based Model: Michael Cima, MIT, Re-designing Introduction to Circuit Analysis: Khosrow Ghadiri, 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5. 進行教學創新 (38%機構提到、19%受訪者提到)
其他五個目標都是以此目標為手段。MOOC讓許多課程重新設計,也使許多教職員投入新的教學活動,MOOC搭配問題的短影片、頻繁測驗也會被帶回校園內,但效果如何還不確定,有些人已經開始設計衡量此目標的方式
可參考報告中的案例 : Maximiz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Learning: University of Oklahoma
6. 進行教學研究 (28%機構提到、18%受訪者提到)
研究主題十分多元,包含以下九項:
(1) 社會媒體網絡在教學中的角色
(2) 測試教學策略
(3) 學生的投入(engagement)與動機
(4) 機器學習研究
(5) 自然語言處理
(6) 人機互動
(7) 個人化/適性化學習
(8) 混合式與傳統課程的比較
(9) 為了資料探勘發展資料標準和共通平台
(2) 測試教學策略
(3) 學生的投入(engagement)與動機
(4) 機器學習研究
(5) 自然語言處理
(6) 人機互動
(7) 個人化/適性化學習
(8) 混合式與傳統課程的比較
(9) 為了資料探勘發展資料標準和共通平台
許多人將精力花在促進參與者的投入和完成率,較少在了解參與者是否真的從課程中獲得知識或技能,多數人將MOOC的完成看成真的有學習,而非關注真正的效能。另外,平台資料難以使用、缺乏清楚的資料使用規範始的用MOOC來促進教學受到限制,雖然很有潛力卻很難達到,還需要眾人的進一步努力。
可參考報告中的案例 : RELATE at MIT
投入成本估計
成本從5000到12000元美金,主要的成本來自
(1) 教職員、管理者、教學支援者(加起來有5-30位)
(2) 影片(高品質的每小時要花4300元美金)
(3) 平台收取的費用
(4) 對於參與者的技術支持費用
(5) 為了特別功能進行程式設計,開發自動評分、虛擬實驗室、模擬、遊戲
(6) 平台資料分析
(2) 影片(高品質的每小時要花4300元美金)
(3) 平台收取的費用
(4) 對於參與者的技術支持費用
(5) 為了特別功能進行程式設計,開發自動評分、虛擬實驗室、模擬、遊戲
(6) 平台資料分析
根據製作團隊的人數、影片製作品質、投入時間,每門課的人力成本為29000到244000元美金,人力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5%,加上設備、場地等之後,每門課就要39000到325300元美金,分攤下來,要花74到272元美金在每個使用者身上。
長期來看,如果使用MOOC,讓助教、臨時教師、同儕合作代替教職員教實體課的開銷,也許就能降低成本。畢竟有一個案例指出,cMOOC重新開課時的成本會比第一次開課減少38%,xMOOC重新開課時可能需要老師投入的時間會更少。
對於MOOCs的展望
受訪者對於MOOCs未來展望的想法可以分成以下三類,有些想法是多數人的共識,有些想法則只有少數人意識到 :
1. MOOCs作為一個課程,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 ?
很多人都認為 : MOOCs會成為一個教育資源而非獨立課程;MOOCs會鎖定特定觀眾群;MOOCs會提供如家教、實體互動、讀書小組等能獲利的服務。
一些人認為 : MOOCs會提供具有經濟價值(如教職員認可的高中或大學學分)的證書。
少部分人認為 : 學習資料分析(Learning analytics)會促進個人化、適性化及精熟學習(mastery-based learning);cMOOC和xMOOC的教學原理會融合在一起;持續的A/B測試將讓教材和活動進行反覆修正;MOOCs會發展出開放作答式作業的自動評分系統
有幾個人認為 : MOOCs可以在行動裝置上取用
有幾個人認為 : MOOCs可以在行動裝置上取用
2. MOOCs做了些什麼,讓其可以發揮對高等教育營利模式的影響力 ?
很多人認為 : 學生將能自行搭配他們的證書
少部分人認為 : 可以符合快速發展中國家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
有幾個人認為 : 主流課程會同步在平台及實體教室內上映、打破原本教師及機構間關係、增加課程獲利的管道
有一個人認為 : MOOCs取代原本課程目錄和課程選購的功能
3. MOOCs會如何提升機構之間的關係 ?
很多人認為 : 可以進行跨機構合作
少部分人認為 : 可和校友終身連結
有幾個人認為 : 拓展社群
建言
1. 給大學行政人員
> 在展開MOOC相關活動之前,機構應該審慎考慮他們的目標,並思考與其他替代方案相比,MOOC在達成目標上是否為實際且財務上可行的方法。
> 學術機構裡的行政人員應該和代表性的教職員共同合作建立能使老師投入的策略,達成共識後則設計一個製作或採用MOOCs的過程。
> 資料蒐集協議必須在MOOC參與的相關測量指標出來前就設計好,這些測量指標可以做為目標是否達成的客觀評量。透過追蹤個人投入MOOC的時間和努力,並計算是否能取代其他教學活動,就能估算成本、與達成目標的證據相比,來判斷MOOCs是否是值得投資。
> 為了讓受到較少教育的觀眾更容易取得,機構必須找出多種能觸及潛在用戶的溝通管道,像是利用社會媒體網絡、高中、職場、社群機構。此外,課程必須是為了較不能自我引導的學習者設計,可以結合激發人動機的功能和能辨別參與者先備能力差異的選擇性教學鷹架(optional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 使用MOOCs建立或維持品牌的機構必須處理「增加教育取得機會」與「建立品牌」這兩個目標之間的潛在衝突,要仔細選擇可以增加取得管道的地方提供課程,並能區別MOOCs與大學核心事業的差別。為了評估MOOC對於這些目標的影響,機構必須蒐集和比較執行MOOC前後的各項量表資料,包含學生註冊人數、教職員招募、贊助者的廣泛度、利潤的大小等等。製作及傳遞MOOC的成本,應該要與其他已知能有效建立和維持品牌或增加教育機會的其他策略相比,以便確定哪種方式是最符合成本效益分析的。
> 若說要減少高等教育的成本,MOOCs可以取代某些跨校區的課程,像是不同校園有相同標準的課、提供在職人士的繼續專業發展課程、滿足專業認證要求、協助學生的發展性教育(developmental education)。若學術機構有意將更多教學支援的責任從研究型教師(要取得終身聘)轉移到助教、同儕或教學型教師(不用取得終身聘)身上,將能實際的減低成本。在與工會溝通時,必須討論關於班級大小、對應的教師收入、教師工作量、助教支援等議題。
> 為了從MOOCs獲得利潤,機構要找到將MOOC完成率轉換為經濟價值的方法,像是頒發職場承認的證書。必須謹慎考慮目標對象和供應的類型,而不要輕易地拆解既有的課程。
> 要最大化MOOCs的潛能,可以透過使用參與者的資料來提升教育成效。機構應該要採用跨平台的標準化資料格式,並對於資料如何用於評鑑研究之規範有更一致的闡釋。為了提升適性化及個人化學習的可能性,應該建立跨領域和跨機構、老師、研究者、教學設計者、程式設計師的合作,為了財務上的可持續性,也許還可以和有資本投資的營利內容供應者合作。
2. 給研究者或研究贊助者
首先,最好有個熟悉線上學習實證性最佳實務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小組,讓他們推薦能融入MOOC的教學策略。反過來說,研究者也可以在他們計畫要進行MOOCs研究時,從投入其中、經驗豐富的線上執行者獲得好處。
除了試著增加MOOCs的參與及完成率,未來的研究需要評估MOOCs對於教育和專業成果的影響,可以透過以下方式 :
(1)技能和知識的前後測(如基於表現的評鑑)
(2)發展量表來評估MOOC環境以外的認知及非認知技巧是否有所成長
(3)比較MOOC和一般線上或實體課程能獲得的技巧或知識
(4)更進一步了解MOOC帶來的深遠後果,像是一系列的學習經驗或增加就職機會
(5)擴展既往MOOC活動及影響相關研究中指出的學習者類型,使這些研究結果可以適用於大部分學習者。
(2)發展量表來評估MOOC環境以外的認知及非認知技巧是否有所成長
(3)比較MOOC和一般線上或實體課程能獲得的技巧或知識
(4)更進一步了解MOOC帶來的深遠後果,像是一系列的學習經驗或增加就職機會
(5)擴展既往MOOC活動及影響相關研究中指出的學習者類型,使這些研究結果可以適用於大部分學習者。
要評估MOOCs的可持續發展性,並找出MOOC是否是傳遞教育的有效方式,研究者和評估者需要 :
(1)以文件說明重複提供MOOCs可以降低多少成本、註冊人數會如何改變、營利服務會讓哪些比例有所成長
(2)比較MOOCs與其它機制的成本及效益(陳述會帶來的利益成果,像是提升參與者的知識技能)
(2)比較MOOCs與其它機制的成本及效益(陳述會帶來的利益成果,像是提升參與者的知識技能)
3. 給政策制定者
MOOC的一些問題或機會必須有政策關注或壓力才能解決或實現,其中有一些是目前投入的機構缺乏興趣處理的,包含 :
> 建立認證系統和其他可以以非學分學習經驗紀錄彌補或取代大學學分的方式
> 讓認證的MOOC能被高等教育接受為學分或能符合政府的專業繼續教育規定
> 運用公家資金作為認證成本
> 釐清機構要提供MOOC參與者何種層級的學生服務
> 建立關於州政府如何贊助開設MOOCs的大學之制度
> 家庭教育權利與隱私權法案(FERPA)對於MOOC參與者及機構間資料分享的應用性
> 促進不同線上學習平台的資料格式標準化
> 許可跨機構的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同意書
> 決定是否高中學生能在同一州或不同州承認MOOCs的學分
> 決定哪些情況下老師可以提供MOOCs,像是要如何進行跨州的老師認證、誰要負擔課程內容及註冊者的費用
> 讓認證的MOOC能被高等教育接受為學分或能符合政府的專業繼續教育規定
> 運用公家資金作為認證成本
> 釐清機構要提供MOOC參與者何種層級的學生服務
> 建立關於州政府如何贊助開設MOOCs的大學之制度
> 家庭教育權利與隱私權法案(FERPA)對於MOOC參與者及機構間資料分享的應用性
> 促進不同線上學習平台的資料格式標準化
> 許可跨機構的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同意書
> 決定是否高中學生能在同一州或不同州承認MOOCs的學分
> 決定哪些情況下老師可以提供MOOCs,像是要如何進行跨州的老師認證、誰要負擔課程內容及註冊者的費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