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Established education providers v new contenders

2012年被稱為MOOC元年,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註冊,但是中輟率居高不下,使MOOC質疑者多於信仰者。
然而,MOOC在接觸大量學生及製作相對快速便宜兩個方面仍具有優勢。同時個平台都開始協助MOOC學生就業以尋求營利模式。
Cousera的課程主要由大學老師開設,但是一份研究顯示半數學生修課是為了精進職場能力,因此也轉為強調MOOC在就職上的幫助,增加與業者的合作。他們的付費課程完成率從10%提升為60%。


MOOC可以解決晚年教育的學習成本問題。一般的教育體制需要花一段時間取得資格證明,在20歲左右時學生沒有其他負擔而可以全時花在校內,然而之後在需要平衡家庭、工作與學習的情況下會產生極大壓力。同時,現在也出現一些需要具有所需資格認證者的工作,有些專業的培養方式緩不濟急。相較之下,MOOC的課程內容經再三切割後,彈性又容易消化。就像是CD被拆成數位單曲流傳後需要用現場演唱會作為線上難以體驗的經驗,實體校園課程也將因為MOOC的出現重新思考自己能提出怎樣的特殊體驗。
從大學角度來看學習成本,他們能利用MOOC的線上教學讓課程更容易被取得,實體校園招募到20歲左右的學生、線上課程則吸引到中位數34歲的學生群,不太會因為線上課程導致註冊人數減少,反而有利招生。
大學也能開始嘗試更多線上模組課程,像是計劃管理、商業寫作等個別的模組。傳統學位相較之下,依舊會因為能培養批判性思考及社交技能而具有價值。現在已經有一些人藉由製作技能傳授影片供人觀看以獲利,學術機構也需要製造這些快速消耗品以因應。
除了學習成本,MOOC可以解決證書問題。勞動市場可不了解求職者的真正能力,頂多透過學歷來多少作為辨別方式。MOOC提供微證書作為職業能力證明。
大學已經有幾世紀的經驗及知名度可以獲得信任,MOOC則透過開課學校及一些優良MOOC友來為課程品質背書。目前面臨要如何準確檢測線上大規模學生能力的問題,以及許多職場能力其實需要在非正式體驗中習得無法從課程中獲得(文中指出可以用數位徽章對這部分進行認可,詳見原文,此略)。不論這兩個問題未來會如何解決,都必須處理、讓人們因而願意投資在有價值的認證課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