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對於有興趣於線上教育模式的機構來講是件好事,不過這種模式還未發展出衡量學生職員的有效程度。
MIT與哈佛之前一份針對edX執行的報告可以多少派上用場,該報告指出:
1.MOOC帶來了多元組成的修課者,2/3的學生為男性、超過七成為國際學生、約42%參與者超過30歲(平均年齡為29歲)、約1/3有擔任老師的背景、近3/4有學士學位。
2.中輟率很高,4百45萬修課者中,只有16.6%看完所有內容、僅5.5%獲得證書,不過因為人數眾多,這麼低的比率也代表有24萬多人獲得證書。
3.眾多課程中最受歡迎的MOOC是資工課程。
4.課程重複時會比較不那麼受歡迎
5.營利模式改變造成負面影響,像是導致學生註冊人數及取得證書人數下降。
由這些結果看來:
1.MOOC的觀眾中有很大部分是自由的學生,但他們似乎會隨著證書收費而減少。
2.同一門課無法重複再三地開設
3.為了營利,個平台開始重視就業人口
這樣的結果對於各個機構來講是件好事,代表大學外的教育體制可因證書的成長獲得前進動力,不過這類數位標章成長得有點太快,機構在採行時最好想想這樣的學習成果在履歷表上會怎樣呈現。
摘要/柯俊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