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3

為何科技沒有改變教育?

科技帶來了許多改變,從廣播、電視到現在的網路,取得教育的成本不斷下降,然而為什麼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且在班級規模越來越大、教學方法少有改變的情況下,現在的學生花在中學後教育的經費如同三十年前一樣呢?
事實上,雖然有越來越多開放的教學內容、開放的教科書、開放的教育資源、開放的研究,然而需要支出的是對於學習者的協助–要透過對話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經驗。科技相較教學而言,其實只是小部分的支出。

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減少成本並提升品質
1.更廣泛的運用開放教科書,可以節省學生每年將近一千元美金的支出
2.透過使用開放教育資源節省10%教學成本
像是在大型的魁北克教學體系,其實不需要五十種不同的心理學入門課程,可以發展四到五種很棒的線上課程讓這個體系的所有學校共享教學內容,老師可以減少授課時間,花多點時間和同學互動,老師也可以選擇不同的主題切入方式。不過如此一來機構間需要展開合作,而非競爭關係,在這點,政府可能要幫忙解決一些制度上的問題。
3.讓老師教得更多
在加拿大過去三十年,教學量平均來講下降了不少,許多老師一年只要教四到五門課,善用科技可以讓老師接觸到比較多學生,可以教更多課。
4.重新為了大班級組織教學
除了由老師本人負責課程設計和評鑑方式,也要有一個由不需要支付太多但品質很好的老師及助教組成的團隊來確保對學習者的支援。
5.為了二十一世紀建立新的機構
建立一些善用科技節省成本、提升效率的機構,並重新設計課程來提升品質。
這些要發生都需要有體制上的改變,這不單單是為了減少成本,而是要提升教學產出的品質。
來源 / Tony Bat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0 years on: why hasn’t education changed much?”
摘要/柯俊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