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沈仲佶在2013年花了五個月在MOOC取得12門課的證書,主要修的是計算機與數學課程,學習之餘也滿足虛榮心。
在他取得博士並開始工作後,自學時間減少了許多,但是學習需求卻更為提升。此時他卻不再在MOOC上學習,因為多為基礎課程滿足不了現在的工作需要。
然而他說,MOOC讓他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他現在會看書和專業文獻來彌補自己知識上的不足。他認為學習要有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量力而做,並堅持到最後。
有兩件事值得思考:
1.是否MOOC只適合傳遞基本入門知識?若將它看作影音電子書,是否代表這樣的媒體不是和傳遞高深知識?高深知識還是適合以文字書寫傳遞?
2.透過MOOC可以養成終生、主動且自我規範的學習習慣,然而若他不是博士而是大學生甚至高中生,他自己修課、沒有人引導,可以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嗎?是博士學習階段養成的自動學習能力先於MOOC,還是MOOC讓他養成這樣的能力?MOOC要搭配什麼活動才能讓學生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光靠影片和作業擺在網路上就真的能達成嗎?
http://hangzhou.zjol.com.cn/system/2015/09/11/020828590.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