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ursera發展他的商業模式,許多人批評MOOC變得既不開放也不像課程。
現在的情形是,學習者登入Coursera後可以免費使用影片、討論區、測驗,但是評分作業只能觀看,如果想要參與評分作業就得付費。不過Coursera也強調他們的獎學金是可以全額補助的,去年有超過10萬人申請,60%來自發展中國家,每個申請案都會逐一審核。
Coursera說他們是在財務考量下做出此決定,他們必須有營利模式來支持平台、合作夥伴及平台提供的課程內容。他們將會利用這些錢來提升學習者經驗。
許多人批評,Coursera這樣做有違其願景:「我們提供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給世界各地取用」。知名的線上教育評論家Audrey Watters 認為Coursera的這個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認為目前MOOC平台過度相信自己的證書能被教育界與職場承認,而高估了MOOC證書價值。之前協助組成MOOC研究計畫的George Siemens則說,這些公司只看到短期的營利,而未將心力放在如何提升教育的取用機會。
一名MIT的MOOC研究者Justin Reich則說,這樣很好,現在同時有營利與非營利的MOOC平台,營利平台會吸引到想要有具體收益的人,非營利平台則因為不需要考慮持股人而更能回應公眾利益。不過這攸關到公平問題,就算平台提供經濟補助,還是要為有能力與沒能力支付的人多想想。
edX說他們的課程將會持續有免費選項,但他們也開始進行實驗性計畫,讓學生完成MOOC後可以付費取得學分。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6/01/29/critics-see-mismatch-between-courseras-mission-business-model
一些關於開放教育、開放文化的新聞或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